家具标准化的现状
家具 行业低水平的标准化程度已严重地制约了工业化生产,造成设计、制造、营销整个体系的效率低下,产品成本增加,生产周期延长,经营管理困难,同时,也遏制了新品的开发速度和质量,增加了开发成本。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家具企业无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发布时间:
2024-11-26 16:39
来源:
家具 行业低水平的标准化程度已严重地制约了工业化生产,造成设计、制造、营销整个体系的效率低下,产品成本增加,生产周期延长,经营管理困难,同时,也遏制了新品的开发速度和质量,增加了开发成本。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家具企业无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中国家具材料在国际市场上,目前设计仍然是劣势,能成为家具制造和出口大国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产品的低价位。低价位倘若没有低成本作为基础,则低价位的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小,不仅使企业再发展受到制约,而且威胁到企业生存。而标准化是实现低成本战略的重要保障。在家具企业大力推进标准化工作,已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
1. 标准化的概念和作用
在谈标准化之前,我们先看一看什么是标准。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GB3935.1)。而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活动(GB3935.1)。
标准化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而是一项活动,主要活动就是制定标准,贯彻标准,进而修订标准,又实施标准。如此反复循环,使标准在螺旋式上升中不断提高。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成果,标准化的效能和目的都要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来体现。
随着生产和销售全球一体化的加剧,日益强烈的个性化需求以及日益缩短的交货期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生产企业全面实施标准化,显得越发重要。因为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是合理发展产品品种,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是企业实行科学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安全卫生的技术保证;是减少原材料和能源浪费的根本;是推广新工艺、新技术等科研成果的桥梁;是消除国际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无论从哪一个方面考虑,实施标准化都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已跃居为世界家具出口大国,在某些标准化方面也作了一些努力,如对包装材料的要求、对有害物释放的标准等,因其直接影响到出口创汇,故而实施得较快,而对于企业内部已经显现出来的只是还没有严重威胁到企业不能运转的其他方面的标准化问题却往往被忽略了,以至于造成企业普遍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偏高,降低了本已有限的利润空间,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家具企业标准化方面的现状。
2.家具企业标准化的现状
我们来看看家具材料企业内部由于缺乏标准化设计和管理造成的现状。
家具制造材料,如人造板、皮革、织物、五金件等,同一种类规格或颜色过多,造成大量积压,并由于时间久后造成老化、退色、生锈等而被降等使用或报废,造成大量浪费,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
设计缺乏标准化的思想和规范,使得板块通用性、互换性较差,零部件数量多,系列产品之间缺乏联系,造成设计任务繁重,图纸差错率增加,设计效率非常低,以至于同一个企业本应通用的抽屉规格就有十几种,门的尺寸近十种,旁板、面板的规格也有十几种。
管理上由于设计上造成的零部件数量多、工艺制作差异大,造成工时核算困难,材料利用率低,调机时间长,工人查找工件、检尺和看图纸的时间增多,差错率增加,生产管理困难。
整个生产环节表现为:生产效率很低;生产周期延长而且不稳定;返工率增加;质量不稳定;生产计划和日生产任务很难安排;车间更加拥挤,包装件数增加,难度增大,差错频繁。
对营销的影响是:管理困难,产品和零部件编号复杂,造成帐务繁杂;补件成本和周期增加;包装困难,件数增加,运输成本增加;质量投诉增多,营销成本增加。
这样的现状在家具 企业随处可见,只是严重的程度略有差异。可见,标准化水平低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和广泛的。因此,增强标准化意识,实施标准化工作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 News
相关新闻